当前位置:首页 > 吴氏人物 > 现代人物 ◇湖北吴氏网

当代吴氏名流(124)—记吴仲禧先贤

    

当代吴氏名流(124)

传奇的人生

卓越的贡献

——记吴仲禧革命先贤

 

26aad5226803904c2d39ae85e269a3b.jpg


吴仲禧先贤,1895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

1983年6月15日在广州辞世,享年88岁。

他早年与少年好友吴石先贤(见本月4日第121期)投身福建学生军,后在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1911年参加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辛亥革命和“反清革命、护法运动”、北伐战争。

在“北伐”中,他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师参谋长、代师长等,参与了咸宁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屡立战功。1937年“ 卢沟桥事变”前夕,42岁的吴先贤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指示,利用其国民党高级将官的特殊身份,进行地下工作,获取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情报,如:华中作战态势的机密旬报和“淮海战役”前的布防情况等。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和韶关警备司令。

“ 内战爆发”后,吴先贤奉调去“南京军事参谋院”任:中将参议,后又出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此时他的职位都没有军事实权,但却可以利用关系从事我党的情报工作。

他根据当时中共南方情报负责人 潘汉年的指令,吴先贤继续 潜伏并 相机行事。

 1948年6月, “淮海战役”前夕,他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被派往“徐州剿匪总指挥部”服务。国民党败逃台湾时,他未前往,并劝吴石将军先贤留下。

新中国成立后,吴先贤先后担任:广东省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第五、六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

他还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为广东省的政治和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559452f006094592270e4d3ed540328.jpg

1939年在广东韶关,时任第四战区少将军务处长的吴仲禧先贤

吴仲禧厅长对我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利用其在国民党国防部的职位,收集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情报。特别是在“淮海战役”前,通过与吴石先贤的合作,获取了关于敌方部署的详细信息;在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任职期间,他获取了“徐蚌战场”国共双方部队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解放军的战略部署至关重要。

在广东地区,他利用其影响力和与地方的关系,保护了八路军办事处,并促进了红色阵营与粤军的合作,支持了广东的革命活动。

2.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统战系统工作,特别是在广东省政协中的角色,有助于情报系统的整合和情报工作的连续性。

吴先贤在长期的情报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为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通过其在军事、情报和地方的工作,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仲禧先贤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情报工作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吴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5年4月1日


        作者简介:       

        吴忠祥, 名祯祥、字铭,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人,大专文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本村当“乡村医生”,后在咸就读,毕业后在咸宁地区(市)卫生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笔耕爱好写作,而被巜中国中医药报》聘为:驻地记者,国家《健康报》、《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其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鼓与呼”。工作三十年间,在上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或专题(专栏)征文(参赛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和优秀、鼓励等奖项。退休后,咸宁市卫生局鼓励并支持其编辑出版《卫生情结》吴忠祥作品集一书。近两年,又在《湖北吴氏网》发表“当代吴氏名流”、“与吴氏有关的成语典故”系列及游记、政论文、对联等作品160余篇。

 


1714402138502923.jpg


 图文:吴忠祥

 编发:黎   曙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声明:湖北吴氏网为公益性民间网站,旨在交流吴氏文化,收集吴氏族谱,帮助寻根问祖,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原创作品版权属作者及本站所有!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且不得作为商业用途!——特此声明!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验证码 表情

共 0 条评论(管理员审核才能显示),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赶紧来抢首评吧~

最新留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