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千年非一系
吴腊保
天下吴姓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一家族,而是多源流、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庞大姓氏群体,但通过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宗族纽带维系着“一家亲”的象征联系。吴姓的起源具有多元性,其来源多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源头:
一,源自上古时期的吴氏:《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时有一个人叫吴权。距今5000年以上的一个源头,吴部落以驺虞为图腾,居住在吴山一带(今陕西省陇县东北),首领吴权是炎帝的大臣。黄帝的母亲也姓吴,名吴枢也源自这个部落,可见,吴姓与黄帝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二,源自祝融吴回古吴国:与火神祝融相关的吴国,其后代建立了古吴国,距今约4300年的源头。
三,源自舜帝儿子古虞国:舜帝的儿子商均被封在虞地,建立虞国(今河南省丘虞城县,古称虞国)。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因“虞”与“吴”音近,形成了吴姓的另一个源头。
四,源自姬姓:距今3200年左右的一个源头。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这就又要说到周朝的老太王古公亶父了。商朝末年,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决定自动让贤,从陕西岐山一路南下,来到了当时还没有开化,荆蛮遍布的吴越之地,兄弟俩就按照当地风俗生活。后建立了吴国。吴国在寿梦、阖闾、夫差等君主的统治下逐渐强大,成为春秋时期的争霸诸侯之一。战国前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此外,吴姓还有少数民族的起源,如蒙古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七大部落中有一个部落姓吴兰苏和,后来就以吴为姓,他们跟汉族的吴姓基本没有血缘关系。鄂伦春族里也有姓吴的,东北赫哲族中也有吴姓人氏,年龄大点同志都熟悉的《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编剧白辛(原名吴宇洪)就是赫哲族人。历史上也可能存在个别名人赐姓、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后改姓吴或因其他原因形成的吴姓分支。
下面结合吴文化传承与历史厚重感,试作一首:《吴姓千年非一系》
吴山星火各峥嵘,
姓氏同源不同旌。
泰伯让位延陵剑,
梅里耕读振家声。
驺虞图腾存古意,
吴回祝融照赤诚。
莫道宗枝皆共祖,
江河九派自分明。
注:诗中融合吴姓四大源头意象。泰伯让国的至德精神、延陵季子的剑气书香、石泉吴氏的诗礼传家、上古驺虞图腾与吴回的祝融之火,呼应“并非一家”的主题。
从分布和迁徙历史来看,吴姓也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吴姓发源于江苏无锡,是古代吴国的所在地。早期吴姓主要分布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濮阳郡(今河南濮阳市)、延陵郡(今江苏常州)等地。随着历史的变迁,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在国内、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四,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江西、安徽八省落地生根。大概三国时期就有吴国的吴姓人到了台湾,现在吴姓也是台湾的大姓。在国外,吴姓分布在朝鲜、日本、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区。
综上,天下吴姓并非全部同源,而是由多个不同的源头发展而来。这些起源不仅体现了吴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吴姓的历史和文化。
汉川市泰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5年8月19日
图文:吴腊保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5.08.19
上一篇:吴姓堂号,揭秘背后的传奇故事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觐之:如文中所述,定公获谥忠武,其子,孙均得封...
宗亲:我祖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孙寺镇吴楼村,我...
宗亲:巧合的是找到我老吴家的历史,想不到我老吴...
宗亲:感谢宗亲刊拙文, 千里回乡一网情; 天上有...
宗亲:红色文化,红色传承,值得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