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地区始迁祖吴万七后裔名人系列简述之十一
吴醒汉:追求光明、推翻独裁统制的辛亥革命元勋
吴醒汉(1883--1938),号基培,字厚斋,湖北省黄陂县(现武汉市黄陂区)人。同盟会员,共进会员,陆军中将。历任中国国民党党部评议,湖北军政府军务司代理司长、军备司司长、都督府参谋长兼护军司令,靖国军总司令,视察西康专员,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参军等。1938年魂归黄陂县高邑乡解家田。
辛亥革命元勋吴醒汉(1883—1938.8.18),原名吴基培,字厚斋,系泰伯后裔第105 世、少微第45世、始迁祖吴万七支系第 21世裔孙。清光绪癸未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高邑乡栖凤村解家田人(今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栖凤村)。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直接参加指挥武昌起义战斗的革命军司令部两名成员之一,也是起义成功后,军政府谋略处与集贤馆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首义金刚"之誉。
早年因贫困,公幼年随父母流落到湖北省随县高城镇,其父在油榨作坊当榨油工,不久因积劳成疾早逝,其母年轻守寡,抚养吴醒汉和两个妹妹,又送子入私塾,发奋攻读。吴醒汉后来到武昌投笔从戎,进入湖北新军第三十标一营当兵,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旋入将校讲习所参谋班学习,学成后历任第三十标第一营正兵、排长。1906 年,经彭楚藩、蔡济民(1886-1919年,湖北黄陂人)等介绍更名“醒汉”(意为苏醒之汉狮)加入同盟会。先后与蔡济民等人参与组织将校研究团,振武学社,宣传革命思潮,积极推动新军。后集体转入共进会,又力促共进会、文学社联合。
辛亥革命首义前夕,吴醒汉任武昌起义司令部领导成员。被推为辛亥武昌首义革命军司令部的 21 名主要成员之一,武昌起义时任第一路指挥官,率队猛攻湖广总督衙门,为起义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1911年10月10日上午,吴醒汉与蔡济民等相约举事,晚8时许,工程营发难,吴醒汉响笛集合呼应。遭管带郜翔宸阻挠,他厉声道:难道你没听到了枪声?我们须整顿队伍,配上子弹,以防不测?郜亦吼道:你是不是革命党?吴醒汉慨然答道:我首先是军人,军人必须自保!一旦遭进攻,你可承担后果?郜无言以对。当他率革命兵冲入军械库分发子弹,向营房门口冲去时,又遭到一队旗兵武装阻拦。吴醒汉果断率队后转,冲到侧面的低矮墙头边,推倒砖墙、直奔楚望台。继而途中又遇郜翔宸顽军,他趁夜晚敌我难辨,密传口令,脱掉左臂白毛巾,佯称增援清军,郜翔宸遂将其编队回营。吴醒汉趁郜翔宸不备,突然发难,将其击溃。事后,黄兴亲笔书赠一联: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
吴醒汉到达楚望台后,与蔡济民、黄兴(1874—1916年,湖南省长沙县凉塘人,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等分三路主攻督署。他头部受重伤仍不下火线,直至督署攻克,城头变换九角十八星旗。在筹组鄂军政府之初,吴醒汉与蔡济民等组谋略处,填补权力真空。他与蔡等被誉为首义“四大金刚”。10月12日,军政府成立招纳处(集贤馆)。吴醒汉与高振霄等专司其职,五十余天招贤集才万余人。
在护法战斗中右手受残失去三指后的吴醒汉伉俪留影
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吴醒汉参与建元改制。武汉保卫战时,他任汉口刘家庙前敌指挥官等要职。他在黄兴守卫汉阳期间,担任总司令部参谋,并与蔡济民、徐达明、王文锦同任都督府参议,历任军政府军务司代理司长、军备司司长、战时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都督府参谋长兼护军司令,武昌守备司令等职,先后参加了刘家庙、阳夏之战与拱卫武昌之役。
1912 年袁世凯授吴醒汉陆军中将军衔,勋四位,在国民党党部评议中也有所作为。同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吴醒汉任国民党党部评议。南北统一,袁世凯电调吴醒汉入京就职,他辞不应召。宋教仁被刺,他愤然辞本兼各职。
二次革命时,与蔡济民组织改进团,倒黎元洪,反袁世凯,以响应湖口起义,因行动失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 年回国谋划再举,他奉孙中山之命,同蔡济民等潜赴武汉起兵讨袁。义军以蔡济民任总司令,吴醒汉为参谋长,在武昌南湖发动了炮兵起义,失败后,他再度流亡日本。
1916年吴醒汉回国入京,为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后与蔡济民奉命赴鄂活动,同赴湘西、鄂西及荆襄、恩施、鹤风等地招抚部队,以策应讨逆,推动荆襄独立。历任靖国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第一军副司令、总司令,右翼指挥官等职。
1920 年,吴醒汉参与驱逐王占元,但未成功转赴广东,任护法军政府参军。同年夏秋,川、滇、黔军阀混战。吴醒汉在鄂西,与敌军鏖战月余。在一次战斗中陷入重围,身受重伤六处,右手削去大半。因右手失去三指,人称“吴七指”,公亦然。同年11月28日,孙中山重组护法军政府兴师北伐,吴醒汉任蓝天蔚为鄂西联军总司令。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吴醒汉在1921年又被任命为鄂军总司令。1922年,出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受孙中山之命,前往福建赞襄军事。同年6月,黎元洪复任大总统,授他为将军府将军。曹锟贿选,吴醒汉联络各省讨伐。1923 年吴醒汉被唐继尧任为第九军总司令兼湖北宣抚使。
1926年,北伐军抵鄂,吴醒汉襄助解难。1927 年冬,吴醒汉调任南京国民政府参事,兼湖北党务委员,视察西康专员。1930 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等,参与编纂了《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又曾写成《武昌起义三日记》,与蔡济民合撰《都督府组织与北伐军改编》,他致力于国民党党史编纂工作,留下了丰富的革命足迹和历史文献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目睹山河破碎,吴醒汉忧郁成疾,返黄陂县家乡解家田养疴,于1938年8月18日病逝,享年55岁。其幼子裕民悼诗云:只慕豪杰不慕仙,几多英魂逝水前。拔剑且为忠烈舞,浩歌长存白云间。
忆辛亥百年前,遥望天涯悼醒汉,族众亲友同悲。百年后的今天,未竟两岸之统一,为弘扬先贤建国伟业暨治国理念,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我华夏儿女勇于担当,以慰革命先烈在天之灵!
吴醒汉育子裕国、裕民,女裕文、裕智,养子裕生,其后裔分布在海峡两岸。在醒汉将军130周年华诞时,来自国内各地的吴醒汉后裔向其墓地献花
始迁祖武德将军吴万七后裔第二十二世孙:吴隆繁整编
2025年4月20日
图文:吴隆繁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5年4月20日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宗亲:吴氏才华辈出,好文章才华横溢!
宗亲:寻根 辈分是(德金华立),有同支系的联系
宗亲:吴家《建》字辈来过,
宗亲:联系方式:吴敏 13476131500
宗亲:让我们吴氏革命先烈为人类解放事业的奋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