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地区始迁祖吴万七支系历代知名人士简述之十五
---记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的光辉战斗历程暨闪耀的生活片段
在大别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也诞生了300多名新中国的将军(其中红安223名,新县42名,大悟37名)。因此,这里有着厚重的革命史,被人们称为“将军的故乡”,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有助于我们赓续红色基因,汲取精神伟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庆贺暨难忘的时日里,让我们一起缅怀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诞生和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为党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慰革命先烈在天之灵!
吴光浩,男(1906—1929),湖北黄陂县王家河镇三店村蔡吴家湾人。原名吴光皓,别名白怀,化名陈新。泰伯第109世(左台御史吴少微支第49世)、始迁祖吴万七第25世裔孙(荣四支系)。早年投身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连长,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的战斗,后提升为营长。1927年11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派吴光浩领导以咸宁、蒲圻为中心的鄂南起义。在强敌面前,吴光浩果敢坚毅,沉着地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同年10月,省委又派吴光浩等人到黄麻地区组建了鄂东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黄安、麻城两县的武装起义,并任命吴光浩为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1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人组成的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11月13日夜,黄麻起义正式开始。攻城突击队在吴光浩率领下,由西北城墙攀缘而上,打开城门,等候在城门外的大队人马涌进城内。紧接着,吴光浩率突击队又冲进县衙,活捉了国民党反动县长。
黄麻起义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戴季英、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
黄麻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后由于敌人的疯狂反扑,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壮烈牺牲,吴光浩率领仅存的72名鄂东军战士和党政人员,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于12月底转至黄陂县木兰山一带继续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率部艰苦转战,活跃在以木兰山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打击地主豪绅及其反动武装。尔后,吴光浩又将第七军带到鄂豫两省交界的柴山堡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7月,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此期间,他率部先后在天台山、韩家老屋等地打了不少胜仗,使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油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29年2月,国民党第十八军出动两个团,向柴山堡地区进犯,吴光浩带领部队分路突出包围,然后向敌比较空虚的侧后方进击,粉碎了敌人的围攻。继而他又率部深入黄安县城以南,全歼高桥河“清乡团”及附近一些反动武装。三、四月间,蒋桂军阀开战,敌十八军从柴山堡撤去,吴光浩率部乘机向反动地方武装进攻,消灭了黄安、麻城等地反动民团,声威大振。5月初,吴光浩带人到商南开展工作,准备参与领导武装起义。同志们担心他的安全,而吴光浩说:“我是主要领导,越是艰苦,越是危险,就越应该去。”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在领导起义途中,经罗田县滕家堡遭敌人伏击,他们奋力冲杀中吴光浩不幸被捕英勇牺牲,年仅23岁。消息传来,鄂豫边区根据地的军民对失去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而无比悲痛和惋惜。光浩先贤是吴氏家族的荣光,更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光浩烈士安葬于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烈士陵园,胜利镇是罗田县革命策源地,罗田县第一个党支部即诞生于此,是鄂豫皖革命根据之一。胜利镇烈士陵园是罗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明朝武德将军吴万七后裔第22世孙:吴隆繁
2025年8月15日整编
图文:吴隆繁
编发:吴德泉
审稿:吴小艾
审核:吴合林
2025.08.17
上图为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烈士陵园墓地
附:相关连接
三县长“会审”黄麻起义领导人吴光浩牺牲首次揭秘
湖北日报2025-07-04 18:03
“弘扬三大精神 我的红色记忆”浩气长存大别山
——革命先烈吴光浩滕家堡殉难追记
湖北日报通讯员 曾宪华
前不久,武汉市黄陂区烈士纪念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十余人,风尘仆仆地专程来到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与我一起缅怀革命先烈吴光浩。
吴光浩,百度百科是这样记述的:吴光浩(1906年-1929年),别名白怀。原名吴光皓,化名陈新。湖北黄陂人。早年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是黄麻起义领导人,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鄂豫边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连长、营长,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
具体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很少有相关资料。我于1995年始专注于鄂豫皖大别山红色革命史的调查与研究,30年来,我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所有纪念馆、陈列馆,而在这些纪念馆和陈列馆中,有关吴光浩烈士的介绍,几乎一致地使用着这样一段简短文字:“1929年5月,吴光浩奉命在赴河南商城县某地(今属安徽省金寨县——笔者注)领导起义途中,经罗田县滕家堡遭敌伏击,英勇牺牲,年仅23岁。”
“罗田县滕家堡”即现今的罗田县胜利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奉调任职于胜利文化分馆。1995年2月的一天,时年90岁高寿的滕家堡街老居民、街长闫德生老人,深情地向我讲述了亲眼目睹的吴光浩烈士殉难全过程。这次借《湖北日报》征文的机会,我第一次把采访的内容用文字形式整理出来。
那是1929年立夏节前五、六天样子(5月6日立夏节——笔者注),那天一大早,滕家堡街上的居民奔走相告,纷纷传说上午要在一甲街头“审犯人”,居民们相互邀约着去“看热闹”。
大家去时,看到街头的河堤上用竹子和杉树搭了一个棚子,棚子边上的一棵粗大的柳树上,已经绑着了一个穿黑长褂的青年男子,他裤子的左胯部处有一大块被血浸过的“干粑子”。棚子里坐着几个官场上的人,其中2人说是罗田和麻城两个县的县长,他们在等河南商城县的县长来了再审树上绑的那个“犯人”,棚子的外边,有二、三十个提枪拿刀军人和保安团丁。
居民们互相打听,这“犯人”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事......
几个来自落梅河仰天窝、脱甲岭的人说,这个人是昨天上午保安团在九龙参顶捉到的,他们一共有八、九个人,清一色是做生意人的打扮,但他们的身上都带了短枪。在洗儿岭牌坊岗粥店吃早饭时,其中一个人弯腰时,从上衣的后摆处露出了枪,恰巧被张家河的一个保安团丁看到了,团丁听到这群人说话是外地口音,身上又带有枪,引起怀疑便立即报告了副团总金淑辉。
金淑辉召集50多个团丁,沿着这群“生意人”离去的方向径直追赶,在脱甲岭下的九龙参顶处追上了,双方就在此地展开枪战。这个被捉到的人象是“生意人”中领头的,他的腿上被团丁打中了一枪,看到寡不敌众,便叫其他人快跑。他的同伴们不走,这个人就把枪口抵在自己的头上,说同伴们不走,他就自己开枪打死自己。无可奈何之际,这个人的同伴们才从九龙参顶的山岗往北边跑了,而他自己却被保安团抓住了......
正中午时分,河南商城县的县长也到场了,这些“官老爷”坐在棚子里商量一番之后,罗田县的县长起身走到棚子前,向民众宣布说,这个被绑的人是“黄(安)麻(城)暴乱”首要分子,名字叫吴光浩,是黄陂人。接着,3个“伪县长”围到吴光浩身边,以麻城县长为“主审”,开始对吴光浩进行审问。
麻城县长问:“你真的是叫吴光浩吗?”
吴光浩扬起头,冷冷地回答说:“昨天我被抓时就说过,不用再问了,我是吴光浩,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麻城县长继续问:“我们知道,你是共产党人。前年(1927年——笔者注),共产党在黄安城中搞暴乱,你是不是领头人之一?”
吴光浩轻蔑地一笑,回答说:“是啊,我是其中的一个领头人,你们何必明知故问呢?!”
商城县长插着说:“你们共产党人太自不量力了,好端端的日子不过,要领导老百姓搞暴乱做么事呢?”
“住口!”吴光浩一声断喝,大声驳斥说:“亏你们还说得出口,你们当官的日子是过得好,但你们问问在场的老百姓吧,大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领导天下的受苦人都站起来,打倒土豪、打倒地主、打倒剥削老百姓的官僚!”
在场的老百姓纷纷议论,吴光浩有勇气、有胆气,他的话说得好。
三个县长被吴光浩驳斥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罗田县长开口说:“吴光浩,你说说,你带着一群人到我们罗麻两县交界的滕家堡来做什么呢?是路过这里到哪里去还是要停留下来呢?只要你如实地交代出来,我们就放了你。”
吴光浩讥笑一声后回答说:“你想着我会回答你吗?”
滕家堡保安团副团总金淑辉恼羞成怒,他从地上拣起一根棍子,在吴光浩腿上受了枪伤的地方捅了一棍子,恶狠狠地说:“你不交代这些问题来,老子要你活不过今天。”
吴光浩紧咬牙关,豆粒大的汗珠挂满面颊。他强忍着伤痛,坚定地对金淑辉等人说:“你们放心,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
三个县长让保安团丁们把围近的居民赶开一段距离,他们在棚子里嘀咕了一阵后,再围到吴光浩身边。
麻城县长故作和颜悦色地说:“吴光浩,我们很同情你。现在,我们跟你提几个条件,如果你能答应下来,我们可以代表国民政府不杀你。”
看到吴光浩默不作声,麻城县长接着说:“第一个条件是,你现在在这里公开宣布脱离共产党、脱离共产党的队伍;第二个条件是,写一个保证书出来,保证再不参加共产党,领取500块银元到汉口做生意去;第三个条件是,参加我们国民党组织,由我们保举你,麻城、罗田、黄陂,你任选一地当县长;第四个条件是,交代你们到这大别山里来的目的,还有你的同伙一共有多少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吴光浩冷笑一声,反问道:“你们都说出来吧,还有哪些条件?”
“就只有这四个条件,简单吧?可以答应下来吧?”
吴光浩仰头大笑一阵,然后轻蔑地说:“你们提出来的条件不多、也很好,答应这些条件不仅可以保命,而且还可以升官、发财。但是,对于我吴光浩来说,一个条件都不会答应你们的。我也奉劝你们别痴心妄想了,要杀就杀、要死就死,吴光浩是绝不向你们投降的......”
商城县长假惺惺地劝说道:“吴光浩,你不要激动。人的生命是不可再来的,死了就没有了,你还是冷静地考虑一下再说吧。共产党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不要异想天开、白日做梦了。”
吴光浩激动地回答说:“不用再思考了,我们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闹革命、求翻身,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我奉劝你们,不要妄图永远骑在劳苦大众头上作威作福,让百姓做牛做马,才是你们异想天开、白日做梦啊!”接着,吴光浩面向群众高呼道:“乡亲们,大家要团结起来,打倒地主恶霸、打倒土豪劣绅!共产党万岁......”
气急败坏的三个县长交头接耳一阵之后,向保安团丁们下达指令,凶残地将吴光浩处死了,并且,他们还惨无人道地将吴光浩的遗体抛弃在河边的沙滩上,同时下令:任何人不得收敛吴光浩遗体,违令者将受到杀头抄家的处罚。
英雄吴光浩的遗体在河滩上暴晒一天之后的晚上,滕家堡街上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在一起乘凉,他们纷纷议论,有的赞扬说“吴光浩宁死不屈,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有的痛骂说“国民党人做事毫无人性,把人杀了么还不准人埋呢?该受天杀雷劈。”
有个老人提议说:“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了,死了算了,明天早上,我们大家一起去把吴光浩埋了吧,也好让这个英雄魂归故里......”
“要得,我们大家一起去。”十多个老人一致响应同意这个了提议。于是,第二天早饭后,一位老人拿着一床竹垫子、二位老人抬着一块厚门板来到了河滩上,街上的人有的带着锄头和铁掀、有的买了鞭炮、有的带来纸钱、有的带来了新衣裳和被褥,几个乐师也自发加入其中,人们合伙将吴光浩面部的血迹进行了擦拭、头发进行梳理、外衣进行了更换,然后将他用竹垫子卷起来平放在门板上,用被褥覆盖着......
霎时,哀乐响起、鞭炮齐鸣,滕家堡街上的居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冒着杀头的风险,热热闹闹地将吴光浩安葬在镇东边的一块山地上......
闫德生老人是用哽咽的语气给我讲完吴光浩烈士殉难经过的,讲到动情处,他老泪纵横、声带哭音。是的,吴光浩烈士以身作则、不计名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怎不令人感动啊!
吴光浩烈士始终把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和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他致死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具有不畏艰难险阻的担当精神,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吴光浩烈士短暂的一生,是鄂豫皖地区人民践行大别山精神的典范。
【此文作者简介】曾宪华,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休前为罗田县胜利文化分馆负责人,曾在《中国作家》、《中国文化报》、《文学报》、《作家生活报》等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100余篇,其戏剧作品《明皇赔情》由罗田县黄梅戏剧团上演获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金奖。1995年后专注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有近20篇专文在全国红色文化专业媒体和红色文化研讨会上发表、交流。现受聘为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罗田县政协文史专员、罗田县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专员”。
"我的红色记忆"作品及线索投稿邮箱:hbrbhsjy@sina.cn
(注:投稿请附图片或视频,以及收取稿费的银行卡号)
注:吴光浩牺牲揭秘资料来源于“全国红军西路军一家亲群”
上一篇:大别山地区始迁祖吴万七后裔名人系列简述之十四 ----记红安县七里坪镇贡吴家河部分知名人士(接上期)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觐之:如文中所述,定公获谥忠武,其子,孙均得封...
宗亲:我祖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孙寺镇吴楼村,我...
宗亲:巧合的是找到我老吴家的历史,想不到我老吴...
宗亲:感谢宗亲刊拙文, 千里回乡一网情; 天上有...
宗亲:红色文化,红色传承,值得发扬。